(中央社记者黄慧敏金门县17日电)金门县金沙镇国定古蹟明代陈祯墓修复工程因故停工,厂商去年底复工时发生「奇特」事件,机器动弹不得;宗亲会今天举行「破土」,祈求工程顺利。监造单位允诺清明节前完工。
陈祯墓于1985年被指定为国定古蹟。依金门县文化局陈祯墓修复工程公告,自2020年11月施工,2022年11月下旬完工。当地阳翟信房中巷陈氏宗亲会总干事陈伟阳今天告诉中央社记者,2021年宗亲会发现厂商并未依原设计图施作,向文化部文化资产局要求停工,直到去年底复工。
厂商代表李佳雯表示,修复工程主要在扶正补强墓两侧曲手和正身护墙部分,但复工时发生「奇特」情况,机器突然动弹不得。当时现场工地负责人李荣利担心强行施工恐损及古蹟,经以2个新台币10元铜板「掷筊」后,机器才恢复运作。
李荣利强调,并非散播怪力乱神,而是为了日后修复工程顺畅,在今天再次办理「破土」仪式,期盼接下来的工程顺利。
阳宅动工称「动土」,「破土」则是指阴宅动工。新任文化局长吕坤和今天参与破土祭拜。他表示,陈祯墓是国定古蹟,建造辉煌极具历史价值,因年久失修出现破损,要求厂商尽速依设计图早日完成施工,
陈氏宗亲会表示,陈祯墓因挡土墙挤压,造成正身护墙上下差近10公分,连带两侧曲手走位,但厂商并未扶正补强,只是填补裂缝。宗亲会对此无法接受,透过文资局要求停工;期待经过再次的破土仪式,让接下来工程顺利。
陈祯墓修复工程二度破土后,宗亲会期盼厂商依习俗在49天内一定要进场施作;监造单位允诺,会全力赶工在清明节前完工。此外,厂商在施工过程中发现新的构件,并不属陈祯墓所有;文化局将会加以清理,未来在墓地周遭以「生态博物馆」概念展示。
文化局指出,台湾地区列为国定古蹟的明朝古墓有6处,其中又以位于金门县的陈祯墓、陈健墓,形制最为特殊;尤其是墓前花岗石造的墓亭,更是金门地区少见特殊墓式。
依文化局资料,陈祯是明代浯州阳翟人(今金门县金沙镇阳翟人),为明武宗正德10年(1515)时贡生;他的次子陈健,是嘉靖5年(1526)进士。父以子贵,陈祯逝世后,朝廷诰赠为刑部员外郎,葬在金沙镇埔山村黄龙山上。(编辑:孙承武)1120217